这个问题比较传统,现在都在玩手机游戏,去网吧的除了追求那种氛围,人数已经下降很多,毕竟属于夕阳产业,都在转型,吃喝住一体化,叫网咖。
首先现在去网吧上网是实名制的,那肯定满18周岁了,如果是成年人周末去网吧玩游戏,怎么教育呢,我也不知道,因为已经成年,而且这个年纪要是上学,应该都是大学生。哪个大学生没有电脑手机呢。所以我想应该是未成年。
如果是未成年,你知道偷偷去网吧,那这个网吧肯定是违法了,一个举报电话就整改了。这样你的孩子也就被端了老巢,没的玩总不玩了吧。或者网吧把你家孩子禁足,同样也没的玩,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。
断了念头是教育的第一步,否则你的淳淳教导是绝对抵挡不了游戏对孩子的诱惑性的,这点不用尝试。因为游戏带来的是欲望和虚荣,满足感。这是一个很爽的感觉,而你呢除了说游戏的弊端有害之外,不能给与任何切肤的满足感,可能最后还要动粗,试想,怎么可能拉的回孩子。
第二步,没了念头,就要安排东西填补。周末不是休息么,那就不休息啊,报班上课,劳动或者锻炼,任何有人或自己能监督能看的见的方式都可以用上。
第三步,弥补那种满足感,满足感的得到一定是做了事情得到了表扬,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,所以这就要求有亲子教育,这个时候作为父母入场是最好的时机,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,让孩子满足。家庭关系也会融洽。
切不可正面冲突,举例一二三把游戏讲的一文不值,没用。游戏如果没有诱惑性,孩子为什么去玩,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。你的说教只会带来反感与叛逆而且毫无作用。所以一定要从源头切断。断了他的念想,然后父母再切入。而且你说到是偷偷的去,应该是小学生,这样就更容易拉回。小学生威严诱逼还是有效果的,如果是初中生叛逆期,那就麻烦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