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<<中学教师专业标准(试行)>>的基本理念有四点,学生为本,师德为先,能力为重,终生学习。对一名教师终生学习是保持思想敏锐,教书育人的根本。我国是个工业化很完整的国家,脑力劳动已经成为主流,每一行做任何工作,新技术的产生都需要学习。思考让脑细胞更新的更多更快,人也会更年轻,所以学习是每一个人的事情。
2.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习呢?那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学习是相对刷牙洗脸吃饭睡觉而言比较难的事情,人的本能惰性,学习需要不断的消耗能量,烧了脑细胞多了,人的身体自我保护机制就起来了,所以孩子觉得学习累,学习痛苦,但为什么,出去体验下生活后,又愿意学习了呢?那是生活的巴掌扇在了脸上,疼了。觉得学习还是相对轻松的。自然就愿意学习了。人就是自我进步的过程,有的人成年后,能混口饭吃,自然学习就落下了,平庸的开始是因为挑战的消失,挑战的消失是因为斗志的减弱,斗志的减弱是因为生活的巴掌还没有扇疼。
3.我认为学习难不难呢?难!人类的进化从站立到脑力劳动本身就是反规律的行为,因为做为高等动物,其本能只是吃喝拉撒睡,漫漫进步路才导致了现在的人们不得不一直学习,谁不学谁就落后,落后就没了好日子过,这叫社会达尔文,丛林效应,相比原始社会,我们仍然处于一个竞争的环境,所以难也要学。
4.为什么学习会让人累呢?学习是一个大脑放电的兴奋过程会消耗很多的能量,当我们的能量不够用的时候,身体会启动防御机制,命令大脑不要再烧脑,不然身体就扛不住了。但是很不幸的是人的体质因人而异,有的人看一个小时书没关系,有的人十分钟就坐不住了。从外表我们认为不爱学习,头脑不聪明等,但从生物机能上可以这么认为,当然其他因素,遗传,环境,家教等等都是干扰项。但是,可以肯定的是学习是累不死的,正常作息,完全没问题,所以锻炼自制力,自控力,注意力,承受力,忍耐力等才是根本。
5.为什么要学习?这是孩子经常问的问题,站在大人的角度,体会到了生活的苦,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。但是孩子没有体会到,经常出现这样的疑问,站在孩子的角度,这个问题问的没有毛病,但是通常问这样问题的孩子,多数是学习不怎么好的同学,这只是小小年纪找的借口寻找的一点学习挫折中的稍许自我慰藉。作为家长听到孩子这么说的时候,有两点,一是要注意孩子是不是被其他东西吸引,心态发生改变。二是不用说一些道理,和孩子好好谈谈心吧,出现这种情况的家庭,大多数是榜样教育没做好,自己没成示范,孩子看到的是负面印象,没有了敬畏的思想,自然反叛的意识就出现,还是趁早解决为好。
6.脆弱心理的根本是什么?经常有报道孩子跳下去了之类的新闻,高中尤为明显,一件件让人痛心的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,读过高中的人都知道学习的节奏和压力,科目的难度和强度,在那种环境下,抗压不强,心思细腻,心胸内向的孩子,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,嫉妒,自卑,自残等现象,多数孩子会走入误区,认为自己在黑暗中没有光明,让人绝望,出现绝望心理的人怎么会没有过激行为呢,作为家长在发现孩子成绩波动较大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干预,成绩是晴雨表,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动向,尤其知道自己孩子情绪敏感,没受过挫折的情况,更要慎重。
7.学习方法是什么呢?万丈高楼平地起,楼高不高在于地基牢不牢,算一笔简单的账。以安徽2020年的二本线计算,理科435,文科499,满分750,用750乘以0.6等于450,也就是说100分以60分及格标准计算,理科都没有考及格就上了二本,很多同学高中做作业材料都做了一堆一堆,最后都考不好,为什么?表面很努力,实质自我安慰。考不上意味着课本的六成都没有掌握,所以,回归课本,打好基础。
8.但凡我所见的孩子,有两种好学的居多,一是家庭经济困难,小小年纪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。二是家庭教育很好的家庭,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不仅是经济的支持,更多的是身心的陪伴,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通常人格完整,能成大事。即便不成才也能成人。
好先就说这么多,欢迎交流。